即墨民间一直流传着“周如砥驳迁即墨营于胶州”的故事,亦被记载于清同治《即墨县志》。那么,身为国子监祭酒的周如砥为何要反对即墨营迁往胶州?即墨营后来搬迁了吗?
这还要从周如砥本人说起。周如砥(—),字季平,号砺斋,生于即墨张家埠(今段泊岚镇西章嘉埠村)一普通农家。周如砥是开创周氏家族辉煌的标志性人物,他在京城为官20载,官至国子监祭酒、经筵学士,卒赠礼部右侍郎,崇祀乡贤祠,是明代即墨唯一的翰林学士。他熟读儒家经典,以文章名天下,文学成就突出;为人正直善良,尚仁重义,以孝行感世人。
明洪武初年,倭寇经常进犯山东登州、莱州,因此朝廷设置卫、所保护来往船只可以停船靠岸,比如胶州守御千户所。明永乐二年(),朝廷在即墨县南70里的金家岭(今青岛市崂山区金家岭)设立即墨营。明宣德四年(),即墨营移至即墨北5公里处(今北安街道营东、营西村)。明正德九年()修筑营城。明万历二十年(),山东备倭都司奏请将即墨营迁至胶州。时任国子监祭酒的周如砥根据对即墨营的了解,访舆情,查史料,力驳其议,撰写了《驳迁即墨营于胶州议》,客观陈述了即墨营不能迁移胶州的理由。
明代即墨营城简图
即墨营历史悠久,海防地位显著。即墨营从建立至今有近年,鳌山卫、灵山卫等7卫所的兵力驻扎即墨营,其营有城有池,相当于郡县。即墨营东北至文登营里,西南至安东营也是里,处于整个防区中心位置,“可以胶,可以灵,可以鳌山诸处,以一而制七”,易于联结,遥相呼应。若搬迁即墨营则无法安置驻军及其家属。即墨营内外的驻军,子子孙孙聚而为族,这里有官署、庭堂等公共场所,有室庐、园囿等私人场所,城内有很多建筑。近几年虽然荒瘠,但人们世代栖息,不愿意轻易迁移,一旦让千余人离开营地,将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安置。若新建城池和住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资费;若临时租赁房舍,会担忧旅费不足,还有杂居隐患;若在露天搭建帐舍,人们会因酷暑多雨和冬季严寒的气候产生怨恨。即墨水道条件优于胶州。主张即墨营迁至胶州的人以为胶州海潮抵其南门,水道防御便利。其实,那个时候倭寇在朝鲜,登州是要冲,即墨也是要冲,都在海的西岸。现在倭寇在釜山,胶州为要冲,即墨也是要冲,都在海的北岸。即墨地势高,可俯视海壖,遇有敌情,缓急出兵;水道顺畅,故可以朝发而夕至,有利于兵力作战的机动性。即墨营有利于保卫即墨城。明宣德八年(),即墨营迁移到即墨城北5公里处,即今营东、营西村。若遇有兵乱或天灾人祸,则可相互支援。因此,周如砥有言:“惟是营兵既移,即墨城虚无人焉。与其以移去之兵,归而援即墨,何如以不移之兵待而援胶州乎?”意思是即墨营迁到胶州以后,即墨城有难,需从胶州发兵来救。与其自胶州移兵援墨城,倒不如以不移之兵保护墨城。若胶州有难,可由营城发兵救胶州。
明代即墨营城遗址
周如砥在文末说:当初朝廷选派来即墨营的掌管者,是身经百战的英才,在此地建立即墨营也是朝廷批准的。所以,备倭都司都指挥卫青多次上疏,请求将即墨营迁于登州,都未获批准。过去未准其迁至登州,现在能再准其迁至胶州吗?
皇上御览周如砥的奏章,顿感十分有理,即刻下旨,终止即墨营向胶州搬迁的计划。为纪念周如砥的功绩,即墨营人在其去世后为之树立“追思至恩碑”。
明万历二十一年(),即墨营改设守备1员、中军千总1员、把总2员、哨官4员,分左、右两营,有兵丁余名。两营轮番值勤,一营驻本营,一营分防女姑口,并可随时调拨卫、所兵力,以应紧急防务。
清顺治十五年(),即墨营调胶州陆左营,迁驻县城,置参将1员、守备1员、千总2员。
清雍正十二年(),即墨营随着卫、所的裁并而废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