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留村周氏至今流传着“百步三进士,一科双进士”的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成为激励后人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这个故事涉及留村周氏3位进士,即周祚显、周毓正、周知非。周祚显、周毓正两家同住在大槐树旁边,两家相距不过百米。周祚显、周知非祖孙二人双中进士,周毓正、周知非同科高中。
大留村古槐树
周祚显:字有声,号星岩,周效次子,清康熙二十五年()拔贡生,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进士,历任广西富川县、天河县知县,内擢户部山西司主事、江西司员外、刑部四川司郎中、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广西乡试同考官,诰授朝议大事、陕西道监察御史,转任福建兴泉道致仕,著有《周侍御集》。为官期间,他刚正不阿,上疏《请禁旗代民讼疏》,纠正京城附近旗民杂处、旗丁代民诉讼、骚扰民众致民倾家荡产的恶习。
周毓正:字衷恺,号心雪,周缃子,周祚显族弟,清康熙四十七年()戊子科举人,康熙六十年()辛丑科进士,敕授文林郎、山西浮山知县。幼时家中清贫,得族人帮助,他不忘族人恩德,归里后,置义田数百亩。留村周氏的义田即始自周毓正。周毓正任浮山知县时,勤于政事,一切军书政务均亲手办理,务求公正。所需马匹、鞍屧赔垫之费用均由自己支付,不费民间一钱。周毓正热心家族事业,在他的倡导和资助下,全体族人共同出钱出力,于清雍正年间修建周氏宗祠。他为人谦和,与亲戚邻里和睦相处,事事处处高风亮节。他尤其喜爱勤于学习的晚辈才俊,于“世恩堂”内设馆授学,家族中从学者众多,外族学子也多前来求学。一时间,求学问字者履满门户内外,坊间尽传,一时各俊尽出其门。他著有《心雪斋集》两卷。
周知非:周祚显孙,清康熙五十一年()中举人,康熙六十年()中辛丑科进士,任确山知县,著有《待恩居诗稿》1卷。
周祚显致仕归里后,在家族“清遗堂”设馆授学。周毓正与周知非跟随周祚显学习。两人均聪明好学,追求学问孜孜不倦。周毓正刻苦读书、勤于向学的表现感动了周祚显。于是,周祚显在学业上对他耐心指导,在经济上对他提供帮助,减免其学费,在生活上对他倍加照顾,经常与之同食同宿。周毓正与周知非于清康熙六十年()一同进京参加会试,后一同回家等待会试结果。深秋的一天,由京城来报喜的信使在县吏的陪同下策马来到留村,“着新科进士周毓正接旨”。周毓正因家境清贫,一时凑不足谢仪,周毓正的母亲只好单膝跪地,恭请信使踏其膝下马传旨。周毓正接旨毕,周祚显携银10两代周毓正送谢仪。周祚显对信使说:“周毓正乃我学生,与他一同进京考试者还有我的孙子周知非,如他也能得中,我将双倍赠送谢仪。”信使当即拱手施礼道:“谢周大人,一言为定。”信使随即高喊:“周知非接旨。”至此,大家方知二人双双考中进士。
信使拱手贺曰:“一门双进士,一科双进士,百步三进士,实属罕见,可喜可贺!”从此,“百步三进士,一科双进士”的故事流传开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