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县多处美景概述

礼泉,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不仅是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更拥有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古迹与自然景观。为了深入挖掘和宣传礼泉的旅游资源,我精心挑选了十处不可多得的景观,并邀请十位乡里贤达共同吟咏诗句,以展示礼泉的独特魅力。这些景观不仅代表着礼泉的辉煌历史,更展现了其壮美的自然风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礼泉十景”,感受它们的独特韵味。首当其冲的是“昭陵雄秀”。礼泉中部的九嵕山,作为渭河平原北部的北山山系主峰,以其孤峰绝峙、虎踞龙盘的雄姿,吸引着无数游客。唐太宗李世民选择此地作为昭陵,不仅因为其气势磅礴,更因为这里陪葬者众多,使得昭陵成为世界第一大陵园。如今,这里不仅有昭陵博物馆和陵山文管所,还被评为国家AAAA景区,成为礼泉不可或缺的旅游名片。

而关于昭陵的雄伟,邑人高兆鸾曾有诗赞曰:“昭陵秀伟群岑小,豪气入天凌九重。六骏嘶风千古事,岚浮翠涌掩尘封。”这不仅是对昭陵的赞颂,更是对礼泉美景的深情告白。

醴泉十景之二:泥河芦雪

在礼泉县城的北郊,有一条河名为泥河,它曲折蜿蜒,虽能阻人,却并未径流。这里曾是西北护城的险要之地,虽然有志公泉、郑公泉点缀其间,但水质苦涩,不宜饮用。随着时光流逝,泉枯城废,杂草丛生,泥河岸边一片荒凉。然而,如今这里已焕然一新,被开发为泥河公园。经过治理污水、修建桥梁、营造湖泊、建造亭台、铺设道路以及种植花草树木,这里已变成了民众休闲的好去处。特别是那随风摇曳的芦花,如同雪花般洁白,美不胜收。

邑人高兆鸾曾以诗表达对泥河芦雪的赞赏:

泥河环绕古城流,往昔污水无人收。如今只见芦花美,似雪飘摇映清秋。

醴泉十景之三:明湖晚照

在礼泉城北十里之处,有一条河名为泔河。在小河汇入口的东侧,人们筑坝修库,从而形成了广阔的水面,延伸至万亩之广,因而得名礼泉湖与甜水湖。站在坝上,可以远眺唐昭陵、建陵、乾陵的雄伟身姿,欣赏夕阳余晖映照湖面的美景,以及小舟轻掠湖面的动人景象。这里成为了民众夏日纳凉、休闲的好去处。

邑人高兆鸾曾以诗篇表达对明湖晚照的倾慕:

明湖如镜落晚霞,两岸青山映翠微。水边烟霭暮色起,悠扬笛声伴舟归。

醴泉十景之四:库海烟波

在礼泉县的东北边界,泾河与淳化相望,两岸山峰耸立,河道狭窄,水流湍急。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自然景观,人们在东庄修建了高坝,计划建成东庄水库。预计建成后,湖面将延伸至彬县,成为亚洲最高的坝体,成为渭北地区的水上旅游胜地。目前,水库仍在建设中,但民众的期待已经高涨。

邑人高兆鸾以诗篇表达了对库海烟波的向往:

高峡平湖万顷波,烟岚聚散接天河。涟漪泛起归舟晚,碧影相融一曲歌。

醴泉十景之五:雄阁俯野

在礼泉东庄大道与旱腰带旅游路的交汇处,一座井栏式的高大建筑巍然耸立,被当地人称为顶天阁。它有着稳固的四柱支撑,昂首向天,双层回护的看梁向外探展,气势磅礴。阁上刻满了今人书写的古人题咏礼泉昭陵的诗句,吸引着每一位路过者驻足欣赏。无疑,这是礼泉的标志性景观之一。

邑人高兆鸾曾以诗篇赞美道:

擎天奇阁揽长云,伟峙雄姿泣鬼神。盘稳岂无凌汉志,超拔更有越凡魂。身披晓色晴川远,怀抱残霞晚树深。独耸空濛将万古,丘山拱卫傲乾坤。

醴泉十景之六:袁家曲巷

烟霞镇的袁家村,一个全国先进典型,自年转型发展旅游业以来,便以关中印象体验地为起点,逐步演变出集民俗体验、游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旅游模式。通过不断创新和产业链的延伸,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模式推广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形成了独特的袁家村现象。尽管这种模式曾多次被模仿,但袁家村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不可超越的地位。

邑人高兆鸾曾以诗篇描绘袁家曲巷的魅力:九嵏山下藏佳村,曲巷参差似迷宫。黛瓦青砖透雅意,虬槐古柳送清风。石渠流水静无声,木匾题额显古风。巧炉升火烹小馔,杏帘飘香酒满樽。

醴泉十景之七:建陵石韵

唐肃宗李亨的建陵,坐落于九嵕山的西北方,这里有一座武将山。在南麓的神道两侧,众多石刻静静伫立,包括华表、翼马、鸵鸟、仗马以及翁仲,共计十七对。此外,还有四对石狮庄重地分列于陵园城垣的四门之外。建陵的石刻不仅是唐代帝陵中保存最完整的,其雕刻工艺也堪称细腻,数量之多更是无与伦比。

邑人高兆鸾曾以诗篇表达对建陵石韵的赞誉:

鬼斧神工叹绝伦,建陵石刻韵唯尊。苔痕剥去知真谛,更显精华属国魂。

醴泉十景之八:慈塔显孝

在礼泉烽火镇的薄太后村,矗立着一座名为香积寺塔的古塔。这座塔也被称为望母塔或薄太后塔,以其楼阁式的砖结构造型和七层方形的雄伟姿态,展现出别样的秀丽。传说汉文帝即位后,薄太后为防后党权力过大,选择在此地隐居,并教导当地民众纺织技艺。文帝时常前来探望,甚至亲尝药汤为太后治病。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后来在此地建塔以寄托深情。

邑人高兆鸾曾以诗篇赞美这座慈塔:

玲珑塔影入云端,俯瞰四周村落宽。明君感恩慈母情,千秋万代传中华。

醴泉十景之九:烟霞留毓

礼泉烟霞镇曾有烟霞洞的遗迹,大致位于现今的山底村与张家山村之间。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郑玄在此地辞官后,便专注于注经著书。到了清民时期,刘古愚更在此设立学堂,传承文化。遗憾的是,烟霞洞的踪迹已难以考证,而洞外的古泉也早已干涸。然而,最近传闻烟霞古泉竟重新涌出清泉,吸引了众多民众前来观赏,景色焕然一新。

邑人高兆鸾以诗篇表达了对这一美景的赞赏:

烟霞洞畔溢清芬,自古良师育英魂。旧时遗迹今尚在,彩云飘渺迎佳宾。

醴泉十景之十:泾辅乾坤

泾河,这条自永寿流入礼泉的河流,以其蜿蜒曲折的流向和深邃的内涵,在黄土台原上刻下了经络般的纹理,同时深入河床探求基石的奥秘。在它的身边,还展现出了三处乾坤八卦型的地貌,其中以南坊镇庄头河村的乾坤湾最为引人入胜,其形象生动,吸引了无数探险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探访。

邑人高兆鸾以诗句表达了对这一自然奇观的赞叹:

泾流万古下千村,几处奇观气势浑。造化何时惊世叹,涛声动远震乾坤。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50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