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旧历年最像新年,新旧交替,万象更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忙了一年,春节就是个休息的时间,是冬春两个季节的中场休息。农民一年到头,节衣缩食,省吃俭用,过年才是最有理由奢侈一次的机会,所以小孩子们穿新衣,戴新帽,吃腊八粥,放鞭炮,贴春联,剪窗花,蒸花馍,吃饺子,庆团圆,可以说是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有人常说,有钱过年,没钱过难。但是谁不想在万物冬眠时节,找寻一下人生的意义和乐趣呢?
农村的年味,弥漫大街小巷,洋溢人内心深处。记得小时候过年,父母蹬着自行车,冒着风雪,到县城给我们兄妹三个买衣服,那会还穿皮夹克,买回来让站在热炕上试穿,看是大了小了,不合适就要第二天再去换,那时候觉得那个衣服啊,穿着真好,最起码说明父母爱我们,父母心里有我们。现在不缺衣少食了,但是没有那种感觉了,爸妈不再给我们买春节的新衣服了。
那时候喜欢放炮,平时没机会,谁家门前放炮,就跑过去看。那时候没有烟花,没有那么绚烂,就是放鞭炮,放闪光雷,放过去的鞭炮,看还能不能找到没响的,捡起来看有没有引线,有的话点燃能不能响,没引线就把里面火药取出来,然后制作新的爆竹,或者划火柴扔过去,感受那一刹那的烟火流星。记得上小学有一次,自己制作爆竹,把火药还有炸药倒入爆竹纸筒里面,拿在手上,以为会看到冲天的烟花,没想到轰的一声,震耳欲聋,手上满是血泡,手臂失去知觉,父母爷爷奶奶还在厨房做饭,最后带我去了诊所。为了放炮,差点炸断手臂,谢天谢地,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农村那时候还没有小轿车,走亲访友全都是自行车,连电动车都没有,有些可能有摩托车。当时小轿车还是奢侈品,是高档的物件,一般人家望尘莫及。那时候走亲访友,拎的都是天鹅蛋,芝麻棍子,还有琼锅糖,银铃,最多的是点心,水晶饼,陕西特产。吃的都是酸汤面,这是我们本地的叫法,到了城里叫做臊子面,离不了鸡蛋臊子,肉臊子,还有韭菜等食材。
有些人大年初一去乾陵游玩,父母没有旅游的习惯,这是离我们家最近的一个大景点了,法门寺在扶风,茂陵在兴平县,昭陵在礼泉县,我们这边只有乾陵,也有三四十里路程。大年初一这个景点对本地人一般不收门票,所以大家喜欢去玩。我是初中毕业在县城考试,才和同学搭伴去了乾陵,从县城走过去6公里,回来又是6公里,一天走了差不多30里路,因为要爬到陵墓最上面去。我们本地人,除了走亲访友,就是在家招待亲戚了。那时候穷是穷,但是相互走动的近,也比较热乎。
那时候乡镇,还有县城都有社火表演。社火算是最能调集大家热情的一个春节表演,一个是阵容庞大,原来还是人在下面抬着,就像抬轿子一样,上面都是小孩,表演各种秦腔戏曲中的扮相。比如劈山救母,还有二进宫,斩黄袍,或者断桥,三英战吕布,拾玉镯,五典坡等等,那时候文艺节目稀缺,大家看这个就是看到热闹了,前面有放鞭炮的,有清理路障的,总之是最有年味的表演了。
还有像扭秧歌,撑着一把伞扭动腰肢,左摇右摆,看起来像坐在船上一样。还有的是划旱船,手里抓着船舷,然后一前一后,此起彼伏的姿势,人就像在船舱口,那个船也是花花绿绿的。还有骑毛驴,脸上就像戏曲中的小丑一样,白眼圈,红脸蛋,前面是毛驴头,后面是毛驴后尾,这样打着伞,就像是母亲看女儿去了一样。
更多的是大头娃娃,在前面引路,是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了,现在多少年都不见了,但是当时,泥头娃娃走街串巷,在人群中招摇过市,好不热闹。农村新年,年年必备的节目,就是敲锣打鼓,这个在过去行军打仗时,是振奋军威的,现在传到民间,成为春节助兴的节目。有的敲锣,有的打鼓,还有的指挥,统一的衣服,就像洪秀全的人,又像是黄巢的人,总之很热闹。春节还有踩高跷,那个确实经常见,我当时咂舌,那么高的木棍,踩在上面走路,如履平地,而且有的还是师徒四人的扮相,抡圆了金箍棒,挥舞着九齿钉耙,还有的扇着扇子,左看右看。还有荡秋千的,当时那个秋千,可是真高,有的人居然能荡的在空中转个圈,度的转圈,而且稳稳当当下来,让人瞠目结舌。
现在春节是越来越文明了,人们饭桌上吃的比以前好了,相互之间馈赠的礼物比以前好了,也有了小轿车了,还不止一辆,街道上随处可见。但是人们没有以前热乎了,开着车一天能走十家八家,越来越走过场了,走个过程。过年串门子走亲戚,不走不行,老祖宗定下的规矩,走的话坐在一起,可能也没那么多话可说,所以就速战速决。村里都是水泥路,村外面是国道,没有了过去那些玩的,看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回来了更多是相亲,或者相互坐一坐喝喝酒,很快就启程。年味越来越淡了,记忆深处的年味一去不复返,我很怀念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