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袁森记者黄艳)时下,天气渐冷,但咸阳市礼泉县骏马镇付官寨村越唐农业产业园内却热闹非凡。
“天气越来越冷了,大家要做好葡萄园的保暖工作,杂草也一定要清理干净,以免病虫害侵蚀。”11月2日,礼泉农业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孙向军一大早就来到园区,给园区工作人员讲解秋冬季阳光玫瑰葡萄管护技巧,指导大家及时做好清园和苗木保暖、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近年来,礼泉县积极探索柔性引才创新机制,紧扣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探索以“总站+分站”模式建立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盘活乡土人才资源,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年,礼泉县在越唐农业产业园设立了农业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分站,由两名农技专家长期驻站,聚焦园区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及时解决各类问题,强化技术推广,带动产能提升。
“专家工作站给我们帮了大忙,只要我们有困难,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到,为我们提供很多技术支持。包括对土壤的检测、对果子的绿色认证、对葡萄品质的把控、施肥的多少等等,都需要专家工作站来协助我们。”越唐农业产业园销售经理辜森林说,通过专家工作站的帮助,园区的果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益非常可观,生产的葡萄销售到了广东、北京等地区,预计收益三百万元。
“园区从开始建设起我们工作站就投入了许多人力,从规划每一块土地,种什么样的品种,采取什么样的灌溉技术,这些我们都给予了支持。”孙向军说,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园区是省内数一数二的园区,渭南、重庆等一些省内外业内人士把园区作为技术交流点,园区的标准化程度特别高,还通过了绿色产品认证。
眼下,礼泉县的秋播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在礼泉县西张堡镇双寨村,几台播种机正在地里来回穿梭,播种小麦。农技专家高丹也第一时间来到田间地头,开展跟踪式技术指导服务,从种子质量、整地质量、播种质量抓起,保质保量完成今年冬小麦播种工作。
“这两年,我们在全县全面推广宽幅沟播技术,通过抓大户、抓典型、抓示范来推广这个技术。在核心示范区粮食种植大户这块我们进行全方位跟踪服务,从选种、整地、播种一直到后期的管理,全程进行技术指导。”礼泉县农业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驻站专家高丹说。
近年来,面对全县产业结构不优、技术人才匮乏,特别是农业农村支柱产业分布零散、产品迭代难、技术创新滞后等问题,礼泉不断通过制度设计盘活人才、释放活力。年,全县成立了农业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通过“总站+分站”的方式,全县已建成1个总站,14个分站。共有驻站专家76名,主要涉及现代农业、设施农业、果品种植、畜牧养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五大板块,围绕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加强科技创新,强化技术服务,助推县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礼泉县还通过柔性引才机制,将在农业领域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聘为农业特聘专家,通过开展流动课堂,现场教学等形式,引导普通村民学技术,助推农业发展。“我们摸索出了一套有机种植草莓、蔬菜、果品方面的一些技术标准。去年县上聘请我为特聘农业专家,除了培养这些专业人才之外,还对园区的这些务工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把这些技术在自己地里进行运用。”礼泉县高质量农业特聘专家、沃野青青现代农业观光园技术人员陈星说。
礼泉县农业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成立以来,先后引进了阳光玫瑰葡萄、冬枣、蟠枣和系列设施蔬菜等生产技术,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16个,有力助推了全县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专家工作站采用‘乡村振兴流动课堂+农民夜校’‘乡村振兴农技服务直通车’等服务方式,为群众送知识、送技术、送服务。年,工作站制作并悬挂‘乡村振兴农技服务直通车专家联络牌’块,让有技术需求的群众在第一时间通过电话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