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看到了网上有关于陕西咸阳推动撤销礼泉县设立醴泉区的消息。作为一名地理、地名爱好者,很有必要来说一说这个礼泉县。
撤县设区是一个时代的趋势,城市的扩张,很多市区郊县都进行了撤县设区。更改地名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可以看到,很多地方都是趁着身份变化的时候而改名的,因为这是改名最好的契机。
改名的动机有几种呢?个人觉得有两大类,一是辖区内有著名的风景区,或者著名的人物,改名可以扩大知名度,也利于旅游发展。再就是改回古名,既显得历史文化厚重,又显得有继承性、传承性。那么礼泉改名醴泉,应该就是后者了。
礼泉县历史悠久,建县于公元前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而醴泉的名字始于隋代,因境内有泉,甘之如醴,而旁边又有醴泉宫,所以更名为了醴泉县。从公元年到上世纪60年代,“醴泉”这个名字用了一千三百多年。
年,醴泉改名礼泉。当时为什么要改名呢?这是因为那时候人们受教育程度偏低,一些地名包含比较生僻的县,进行了简化。“醴”改名为了“礼”,这个改名也是比较成功的,因为“礼”是一个很正统的字,其涵义也很正派。
从使用年限上来说,“礼泉”至今用了57年,是赶不上历史地名“醴泉”的。所以从感官上来说,“醴泉”比“礼泉”更有文化内涵。
上世纪陕西改名的县不止醴泉,还有鄠县,它改名为了户县。年,户县撤县设区,同时改名为了鄠邑,这也算是重拾古名了。然而鄠邑区的争议比较大,因为这两个字都是比较生僻的字,就连网络百科里对两个字都进行了注音。有些电视主持人,还把“鄠”误以为是湖北简称“鄂”。
礼泉也想跟着鄠邑的路子,把60年代的改名给改回来。改回以前的名字无可厚非,原因前面也说过了,是对历史的传承。个人觉得也不要忽视了实际情况。
首先是以前改名的初衷,如今人们的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但是仍然改变不了“醴”的属性,它是二级汉字,使用频率次于一级字,也就是说不怎么常用。看一些街头采访,有一些年轻人把四大直辖市说成“北上广深”,那么这个“醴”字,我相信不会读、不会写的人大有人在。
再就是人们的习惯。用了将近60年的“礼泉”,已经经历了两三代人了,人们已经习惯了这个字。改名也可以,那么以后就怕有一些人为了简便,将“醴泉”还是简写为“礼泉”。官方使用“醴泉”,民间仍旧“礼泉”,两个地名共存,这和不改名又有什么区别呢?
不管怎么样,从县变成市辖区,礼泉(醴泉)肯定会迎来大的发展。名字只是一个代号,最后祝福礼泉(醴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