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西部名市,丝路名都”的咸阳
70年来矢志不渝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上世纪九十年代
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
进入新世纪以来
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不断改善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
在年健康城市评选中
咸阳市在全国进步最快城市中排第五
走出了一条具有咸阳特色的健康建设之路
一河渭水满城诗,湖光山色荷韵香。当你漫步于盛夏的咸阳湖畔,在阵阵荷香环绕中,你会感觉到,这座被称之为“西部名市,丝路名都”的城市,正变得更绿色、更健康、更文明、更具活力,这一切变化都得益于咸阳人民七十年来矢志不渝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让“家园更美好、群众更健康”这一激昂旋律在咸阳的发展进程中澎湃回荡。
凝心聚力除害灭病守健康
年以来,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带领和倡导下,咸阳的爱国卫生运动与全国同起源、共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解决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卫生问题为出发点,先后组织开展了“除四害”“两管五改”“五讲四美”、全国卫生先进城市评审、卫生城镇创建、亿万农民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通过高效地社会组织,将我国的政治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人民群众的福利,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精神和健康需求,有效改善了咸阳市环境卫生条件差、部分地区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高发的状况,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较高的健康绩效,为保护人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季蔚文等十多名干部职工被中央卫生部评选为“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年咸阳市卫生防疫站被卫生部评为“全国卫生文明先进集体”;地方病防治工作多次荣获省级以上集体奖励,年,咸阳市卫生局穆熙璋被评为“全国地方病防治先进工作者”;年咸阳市爱国卫生工作被评为全省第一名,90年代,咸阳市连续四次荣获“全国卫生城市”,礼泉县率先被评选为“全国卫生县城”,泾阳县、礼泉县荣获“全国改水改厕先进县”。
年咸阳市荣获地级市“全国卫生城市”称号。图为北京领奖归来砥砺奋进国卫创建谱华章
年,咸阳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创卫工程,从城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到除“四害”密度,老城区、城中村与城乡接合部卫生状况,群众健康文明素质……这些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逐一改善,咸阳城市面貌也从灰旧变得靓丽,从传统走向现代,这种巨变见证了咸阳爱国卫生运动发展的光辉历程。年11月,咸阳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年咸阳市爱卫办被全国爱卫会授予“全国爱国卫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连续三次蝉联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巩固创卫成果成效显著。爱卫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咸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巩固提升作为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和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幸福指数的有力抓手,夯实各级责任;坚持把爱卫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持续推进市政府领导包抓、统筹指挥,协调督办的工作机制。及时调整各级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或爱国卫生领导小组,由市长担任市爱卫会主任,明确专(兼)职人员,建立健全市、区、街办、社区(村)四级网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部门分工带头抓、社会共治合力抓”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真空、提升无死角,有力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向深层次、高标准、全方位发展。年,咸阳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年,咸阳市爱卫办荣获“全国爱国卫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城乡环境卫生面貌不断改善。在城市,积极推行路长制,印发《咸阳市城区门前“三包”管理办法》《咸阳市环境卫生作业和质量标准》《咸阳市市容环境卫生监督考核办法》等文件,优化城市公共空间管理,引入北控集团,以市场化方式加强城区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严格落实“一日三扫、三级巡查、全天保洁”的要求,机械化清扫率达92%以上,促进城市面貌在“净化、序化、亮化、绿化、美化”等方面实现新的提升。在农村,以打造“卫生镇村”为切入点,以提升村民文明习惯养成和家庭生活品质为着力点,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清理、大整治行动。上下联动、全民参与,着力解决“乱堆乱放”“死角垃圾”等突出问题,广泛开展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持续推进脱贫地区健康促进工作。仅年5月至6月,咸阳市新建农村卫生厕所座,发动干部群众11.15万余人次,出动大型机械4.6万台车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85万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吨,清理柴草垛堆、私搭乱建处。截至目前,咸阳市共有国家卫生县城9个,国家卫生镇9个,省级卫生镇71个,为持续推进咸阳市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大幅度提升、推动村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扬帆起航共建健康新咸阳
年,咸阳市通过健康城市建设试评价,年正式启动健康城市建设,积极从环境卫生治理转向社会健康管理。几年来,咸阳爱国卫生运动紧密结合健康咸阳建设战略目标,弘扬爱国卫生优良传统,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年4月12日,咸阳市启动“环境大整治管理大提升形象大改善”百日专项整治行动,以“治乱、清障、补损、洗尘”为重点,对标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通过细化城市规划,打造示范街区,集中整治占道经营、广告牌匾、违章建设、车辆停放等城市管理难点乱点痛点问题。进一步健全市容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对易出现反弹的重点区域指派专人蹲守监管。截至6月,累计清理和规范占道经营余起,提升规范便民疏导点家,更换、维修检查井框(盖)约套,安装防坠网套;更换树坑池套,拆除道牙约余米,铺设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方米,铺设人行道约平方米。一街一特色,在主城区率先打造滨河西路、渭阳东路、咸平路、秦明路等示范路段。组织优化中华路十字等12个路口交通秩序,大力发展智慧停车,聚力打造人民路、渭阳路两条交通示范路段,积极推进缓堵保畅,带动整体提升。制定扬尘管控实施方案,将主城区所有道路监督管理责任到人,逐步完善智慧环卫监督管理系统,探索推行梯队式、机械化道路联合冲洗和人机结合冲洗工作机制,擦亮城市底色。整治后的街区一角整改提升后的吴家堡转盘一角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工作,加快建设生态工程,构建起了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形成湿地17处,建成污水处理厂37个,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6%、93%,累计完成个行政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水环境质量等方面得到明显改善,市区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达标率%,安全保障达标率%,城区内3个水环境功能区水质均达到三类标准;连年来空气优良天数持续增加,从年的天增加到年的天,生态环境指标逐年向好、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不断完善。投资8亿元,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日处理能力达吨;建成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及厨余垃圾分散处理设施,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制定《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采取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方式吸引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强化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系统设施建设。坚持先行完善末端处理体系、倒推中端分类运输与源头分类投放的“逆向”思维,强化垃圾收运规范,严格落实操作规程,实行主要道路门店垃圾“上门不落地收集”、小区垃圾“定点定时桶装收集”、酒店餐厨垃圾“合同收集”、社区内装修垃圾“联络员上报收集”等多元化收运模式,探索形成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咸阳模式”,并多次在省内外交流经验。城区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覆盖率%,居民小区分类覆盖率99%,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6.8%。市民在小区内垃圾分类设施投放垃圾全民健身行动卓有成效。咸阳奥体中心、市体育场、咸阳湖五环运动公园等体育场馆建成使用,完善健身器材和儿童乐园体育设施,建成咸阳湖畔智能化健身步道,15分钟健身圈初步形成。“百场马拉松”等全民全运之旅系列赛事、十四运及特残奥会咸阳赛区比赛任务圆满完成。积极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监测。截至目前,咸阳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42%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2.32,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合格人数比例91.2%,社区健身场地器材覆盖率73%,农村体育健身设施,乡镇覆盖率%,村级覆盖率91%,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15平方米。咸阳奥体中心体育场咸阳湖畔智能化健身步道健康指标有效改善。加强青少年近视防控干预,落实“双减”措施,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体育评价机制,有效推进健康学校工作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新生儿听力等各项指标均达到中省要求,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指标连续两年保持在低位。成功创建90家省级老年友善医疗机构,21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打造老年友好社区12个,医院荣获“全国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称号,兴平和渭城4家社区被国家卫健委授予“全国老年友好型社区”称号。大力开展尘肺病患者救助,坚持监督检查全覆盖,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率达到99.2%。推荐上报职业健康达人28人、职业健康传播作品46件。健康素养显著提升。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心理健康、控烟限酒等健康咸阳行动深入推进,在咸阳电视台、咸阳日报等大众媒体及卫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