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名刹洋县醴泉寺
?串剑博?
汉中名刹洋县醴泉寺,北临汉江河,南濒金鸡山,东对闫重梁,西面龙首坡,它在巴山的脚背上立身,下瞰磨子桥镇中小及陕南移民新区,自己所在的这道梁因其建在上面而得名:寺梁,有小溪玉带缠绕,溪之在所在当地人称寺沟。寺沟溪边有方井一口,两米见方,用石条封口沿,现今其上覆一小屋遮护。这就是醴泉了。醴泉因地处磨子桥苏家村人所称龙首坡,传泉水自龙口吐出。亦有人叫龙泉,实为一处。水质甘冽,四季盈满,即使遭遇大旱之年,方圆几十里的人都去取水,也不见其有稍减,人皆称神奇,闻名汉中。寺因泉而名:醴泉寺,又名醴泉院。地属洋县磨子桥镇磨子桥村。
据《洋州志》、《寺观志》记载:“醴泉寺,县南十里,龙血禅师卓锡处也。唐开元(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公元年——年)中建,元中统三年(蒙古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年号,公元年)更名开化禅院。有浮屠(塔)。有诗见〈艺文〉”。又载:“龙血禅师唐开元间自蜀之洋,卓锡于祁子山(注:祁子山,金鸡山之别名。)西麓,创寺说法,醴泉涌出。传有龙化老人听讲,入定后遗蜕,竖塔藏之,迄今尚存。”可见,醴泉寺创建历史久远。
当地传说:大唐玄宗开元盛世,自西蜀来一游方高僧,名曰龙血禅师,佛法精深。见此地民风淳朴,颇具善缘,于是驻足滞留在此,劝化众生。一时佛法广播,人心思贤,老禅师事迹远播声名日隆,经常在上寺开坛讲经说法,信众不分远近、其它各寺方丈也纷纷前来听讲。有一天老禅师正讲到妙处,突然乌云盖天,狂风大作,暴雨如注,原来是一白胡老者听得后入迷显了原身,呈现龙形盘距庙中。听经人员受惊闭眼不敢目视,待睁开眼来,只见一堆龙骨。此时天黑地暗,雷电交加,对面坡上塌陷出了一个来,哗啦啦有水流声响。众人前去近看一股泉水清澈透明奔流不息,捧起一尝泉水清冽甘甜酒香扑鼻。后来人们在此建井一口。(我少时曾于上寺读书,奉命值日为老师们烧水、学雷锋为老和尚挑水,也到此井取水,七八岁小孩伸手可汲。)据清朝雍正《陕西通志》卷47《祥异二》、嘉靖《陕西通志》卷40《政事六·灾祥》、《明史·五行志》等记载自明以来陕西平均十年一大旱,但当地人因醴泉之惠而赖以活命,使醴泉寺声名愈著,香客远道而来云集于此。前文物管理员焦建荣回忆,十多年前还有从汉中来的人到醴泉取水治病,经请示有关部门,予以劝止。
醴泉寺风景殊胜,有巴山苍翠为屏,汉江河水为带,更兼本寺建筑众多,古木森森,流水潺潺,每逢初一十五,开寺迎宾。遇神佛诞辰,做宏大佛事,诵经声声高遏行云,香烟袅袅连日不绝。为昔日人们朝圣拜佛郊游一大去处!历代均有文人雅士题诗为赞。后唐大诗人和凝《醴泉院》诗云:“万山岚霭簇洋城,数处禅斋尽有名。古柏八株堆翠色,灵泉一片逗寒声。暂游颇爱闲滋味,久往翻嫌俗性情。珍重支公每相勉,我于儒行也修行。”清代洋县知县谢景安《戊辰初度早过醴泉寺》诗云:“夙性耽山水,探幽陟碧岑。宝航龙欲语,祇土树为林。经偈悬孤旌,云天旅客吟。汲泉当贳酒,一鹤七弦琴。”。当代人串剑博有诗《醴泉赞》:“俯瞰悬崖落水边,苍松翠柏掩其间。泉流千年井还在,半丈方塘开宝鉴。”。醴泉寺规模大小无处可考,但依其在上世纪时的景象,可以推断,其规模当属洋县寺庙之冠。沧海桑田,风雨侵扰,劫后余生的醴泉寺,在被当作学校时,尚存大殿一处,另有客房近三十间。抗战时,和洋县众多寺庙一样被军队和学校借用,醴泉寺遂改为校舍,直到年迁往新校址,即今天磨子桥镇中心小学所在,房舍被拆,6亩左右的操场被复垦为土地,仅留大殿。管中窥豹,其占地由此可见一斑。醴泉寺因居山坡之上,与地处平地的下寺相对,俗称上寺。循其遗迹,应为面西坐东,依次递高,三进四合院落。上寺后又发展两家别院,其一名万华寺,在今黄安镇全沟村。其二名俗称下寺,真名妙法院,医院内,坐北朝南。醴泉寺大殿始建于唐,元代及明弘治三年()重修,清道光年间修葺。
旧时寺院规制,今人焦建荣搜集整理后有诗为证:上殿高楼,殿宇三院。中央大殿,南北两院。雕梁画栋,明柱栏杆。另有别院,药王神殿。宽敞山门,巍挺寺前。一对石狮,蹲卧两边。四大金刚,对面而站。守护山门,形象森严。寺后宝塔,耸竖云端。诸位神佛,陈列其间。古柏八株,绿竹丛然。火柿挂红,四季花艳。现仅存大殿一座,坐东向西,砖木结构,面阔五间11.7米,进深三间10.6米,歇山灰瓦顶,砖雕花脊。收山大于一间,正脊较短,举折平缓。梁架为彻上明造,仍采用“大额式”做法。檐下置柱头科、角科斗拱,均为三踩单昂、前后檐各六攒,两山檐各四攒,布置疏朗。檐柱高2.6米,有显著“侧脚”、“生起”。砖砌台基,高约1米。有道光十年()醴泉寺碑、二十六年()醴泉寺南院产业碑、咸丰七年()僧人墓碑等数十通。该大殿虽屡经后代修葺,仍保留有部分元代建筑风格。
现存大殿为元代中统三年所建,具有很高的科学历史艺术价值。单檐歇山顶,明五暗三,前后檐柱各六根,殿内前后各两根,前后排金柱上各横向承托一根大内额,两根大内额横向承托两缝梁架,在殿内形成减造柱,扩大了殿内有效使用面积。檐下平身科、柱头科、角科斗具有典型的元代特征,为陕南一绝。
殿内正中有墙贯顶,两面皆砌有神台,一米多高,四米多长,厚有一尺多。其上有庚寅年四月初八西关菩萨殿赠佛像几座,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坐像,其余较小塑像若干。整座大殿墙壁外履青砖、石灰勾缝,历尽风雨仍然保持如新,体现了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技术水平。
醴泉寺最后一名僧人,俗名李昌玉,后还俗,仍在寺旁居住,育有一子从事教育工作。他善奏吹管乐器,言及醴泉寺曾有佛教乐班,为一时之盛。现已去世多年。年醴泉寺被公布为洋县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被公布为第五批陕西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前分别立碑两通,载有相关内容。
汉中之名刹,江南之胜地,洋县醴泉寺遗址是富庶美丽洋县的历史见证,也是洋县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象征。历经岁月变迁,醴泉寺昔日繁华远去,犹似昨日黄花,村夫野谈中仍能闻其旧事,依稀能想象到其高光时刻。观其现状仍不失为历史遗宝,供游人驻足回味其文化余韵。催生自豪之情,激励奋斗之志,亦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