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李适(-),唐代宗李豫长子,-年在位。在代宗朝,他被委以天下兵马元帅,统兵讨伐叛将史朝义,平定河北等地,为结束安史之乱作出了贡献。他的母亲沈氏在安史之乱期间失踪,后多方寻找始终未有下落[1]。在位时间长达26年,仅次于前面的唐玄宗李隆基(44年)和唐高宗李治(34年),中唐以后再无人超过他的这一记录。作为亲身经历盛衰更替、在位时间排名第三的君主,他的表现对于李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以后的走向,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介绍唐德宗时期跟奖赏有关的几个故事,让读者朋友从这个侧面了解和认识李唐王朝的由盛转衰,及其历史的必然性。
■因奖赏而起的泾原兵变
唐德宗建中三年(年),卢龙、魏博、成德、淄青四镇联合起兵,十一月四镇节度使朱滔、田悦、王武俊和李纳分别称冀王、魏王、赵王和齐王。十二月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自称天下都元帅、太尉、建兴王,与之遥相呼应。唐德宗有志削弱藩镇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决定调兵遣将,用武力解决。
建中四年八月,李希烈兵围襄城(今湖北襄阳市),唐德宗下令从泾原镇(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调兵增援。十月,泾原节度使姚令言带兵五千抵达长安。
唐德宗李适画像当时天气寒冷,又下着雨。泾原兵大多带有家眷,来到天子脚下,他们原本希望能够获得丰厚的奖赏,哪知到后却“一无所赐”,因此感觉很失望。行至长安东面的浐水地带时,京兆尹奉命前来劳军。这位“首都市长”名为犒劳,可是带来的只是“粝食菜啖”。面对这些难以下咽的粗恶饭食,心中已窝了一团火的泾原兵再也按捺不住,有人将其踢翻在地,还有人乘机寻衅滋事,扬言:“吾辈将死于敌,而食且不饱,安能以微命拒白刃邪?闻琼林、大盈二库,金帛盈溢,不如相与取之!”
很快地,这支本应东行南下的队伍“张旗鼓噪,还趣京城”。此时带队的节度使姚令言尚在宫中辞行,得知消息后赶紧前来阻止。然而局势已经失控,混乱中竟然有人向他放箭。姚令言顾不上这些,伏在马背上冲入乱军当中,大声疾呼:“诸君失计!东征立功,何患不富贵,乃为族灭之计乎!”没有人听从的劝阻,失去理性的乱兵推搡着自己的长官继续西行。
此时唐德宗也已获知泾原兵哗变的消息和起因,下令赏赐每人帛二匹。可是前来宣旨的宦官,同样遭遇乱箭袭击。当第二拨宦官赶来时,泾原兵已抵达城东靠北的通化门,他们试图阻止,被乱兵杀死。知道事情闹大了,唐德宗下令提高赏赐标准,“出金帛二十车赐之”。然而哗变的士兵已经入城,“喧声浩浩,不复可遏”,等到普王李谊和翰林学士姜公辅奉命再来慰谕时,他们已在宫城东面的丹凤门外摆好阵势,前来围观的市民数以万计。
唐德宗影视形象事态进一步升级,哗变士兵冲进了宫城。唐德宗“与王贵妃、韦淑妃、太子、诸王、唐安公主自苑北门出,王贵妃以传国宝系衣中以从。后宫诸王、公主不及从者什七八。”就这样,一场带有偶发性的军事哗变,迫使唐朝皇帝继安史之乱后,再度逃离京城长安。
后来的情况是,唐德宗经咸阳来到奉天城(今陕西乾县)。因事发突然,一开始大部分朝臣并不清楚他的去向。事发当日,宰相卢杞、关播系从中书省逾墙而出,本故事的另一主人公翰林学士陆贽,则是事后赶到咸阳。此时此刻的长安城内,正在上演一场大规模的抢劫。《资治通鉴》作了这样的记述:
贼入宫,登含元殿,大呼曰:“天子已出,宜人自求富!”遂欢噪,争入府库,运金帛,极力而止。小民因之,亦入宫盗库物,出而复入,通夕不已。其不能入者,剽夺于路。诸坊居民各相帅自守。(此节引文均引自《资治通鉴·唐纪四十四》)
身为节度使的姚令言,自然知晓这场兵变造成的严重后果,他开始为自己谋出路,跟部下商定,将闲居长安的太尉朱泚请出来收拾局面。
朱泚何许人也?他是幽州昌平人,去年还是卢龙节度使,后因弟弟朱滔起兵反叛而被罢去兵权,以太尉衔留居长安。建中元年曾短时间担任泾原节度使,平定泾州守将刘文喜的叛乱。他当即接受邀请,并很快称帝,建国号秦,定都长安,年号应天。于是,关中出现了二帝并立的局面。
朱泚影视形象■因献瓜果获奖赏而引发的政论
在接下来的40多天里,黄袍加身、已无退路的朱泚,向奉天城发起了疯狂的进攻。战事惨烈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年的安史之乱。
不过朱泚的实力毕竟远不及昔日的安禄山、史思明,随着关中勤王力量不断得到增加,特别是派往河北平定四镇起兵的朔方、神策诸军的回师,幸运之神与他的距离变得愈来愈远了。
十一月中旬,从河北赶来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在醴泉(今陕西礼泉县)打败朱泚,叛军败归长安,奉天之围得以化解。史载,“众以为怀光复三日不至,则城不守矣。”[2]由此可见李怀光这位朔方军将领在勤王靖难中发挥的作用。
然而,带有戏剧性的事件再一次发生。奉天之围解除后,唐德宗迫切希望收复长安的计划尚未付诸实施,李怀光跟朝廷和神策军的矛盾却开始显现,并且迅速激化。尽管唐德宗应李怀光的要求,已将宰相卢杞等人谪贬,但李怀光心中依然充满着疑虑,在咸阳拥兵观望三个月,迟迟没有向龟缩长安的朱泚发起攻击。唐德宗对安史之乱以后形成的武将跋扈、藩镇割据的格局,更如芒刺在背。在此期间,有关李怀光跟朱泚勾连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向奉天。建中五年二月下旬,唐德宗匆忙决定“行幸”梁州(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市),实际上是再一次流亡。
李怀光影视形象在前往梁州的途中,有百姓向唐德宗贡献瓜果,令这位颠沛流离吃尽苦头的大唐皇帝十分感动,准备授予贡献者散试官,他为此向随行的翰林学士陆贽做咨询。陆贽并不赞成这么做,他指出:“爵位恒宜慎惜,不可轻用。起端虽微,流弊必大。献瓜果者,止可赐之钱帛,不当酬以官。”唐德宗则分辩说:“试官虚名,无损于事。”为了说服唐德宗,陆贽又上了一道奏文:
自兵兴以来,财赋不足以供赐,而职官之赏兴焉。青硃杂沓于胥徒,金紫普施于舆皁。当今所病,方在爵轻,设法贵之,犹恐不重,若又自弃,将何劝人!夫诱人之方,惟名与利,名近虚而于教为重,利近实而于德为轻。专实利而不济之以虚,则耗匮而物力不给。专虚名而不副之以实,则诞谩而人情不趋。故国家命秩之制,有职事官,有散官,有勋官,有爵号,然掌务而授俸者,唯系职事之一官也,此所谓旋实利而寓虚名者也。其勋、散、爵号三者所系,大抵止于服色、资廕而已,此所谓假虚名以佐实利者也。今之员外、试官,颇同勋、散、爵号,虽则授无费禄,受不占员,然而突銛锋、排患难者则以是赏之,竭筋力、展劳效者又以是酬之。若献瓜果者亦授试官,则彼必相谓曰“吾以忘躯命而获官,此以进瓜果而获官,是乃国家以吾之躯命同于瓜果矣”。视人如草木,谁复为用哉!今陛下既未有实利以敦劝,又不重虚名而滥施,人无藉焉。则后之立功者,将曷用为赏哉!(以上引文均引自《资治通鉴·唐纪四十六》)
陆贽画像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今浙江嘉兴市)人。十八岁中进士,后又中博学宏辞,以文论见长。唐德宗在做太子时就知其名,一即位便召为翰林学士,对他很亲信。避难奉天期间,更是“行止必与之俱”,事无大小都要跟他商议,“当时谓之内相”。在奔赴梁州翻越秦岭时,他们君臣一度失散,唐德宗“惊忧涕泣,募得贽者赏千金”。[3]
在这道奏文中,陆贽对名与利、虚与实及其相互关系,从奖赏的角度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矫正了唐德宗虚名无损于事的错误认识,强调了综合平衡、公正运用奖赏手段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
陆贽是中唐一位杰出的人才,具有远见卓识。在泾原兵变发生前,针对两河用兵久不决,赋役日滋、兵穷民困的局势,他就担心出现内变,建议将李晟的神策军从河北调回、镇守京畿,但未获采纳。在离开奉天前,他劝说唐德宗仿效前人的做法下罪己之诏,在拟定诏书时,他为大唐皇帝写下了“长于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泽靡下究,情未上通,事既拥隔,人怀疑阻……上累于祖宗,下负于蒸庶,痛心靦貌,罪实在予”的自责之语[4]。唐德宗对泾原兵变和奉天之难的出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点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自责也是一种惩罚,尤其当它来自封建君主。由陆贽草拟的这道诏书,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李唐王朝和唐德宗个人赢得了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史载,“故奉天所下制书,虽武人悍卒无不感动流涕。”[5]
陆贽雕像■因奖赏前代名将而出现的笑谈
唐德宗贞元四年(年),有个咸阳人上书朝廷,声称自己梦见了秦朝名将白起,白起让其向朝廷奏报:愿为国家保卫西部边疆,预计吐蕃将在正月大举内侵,届时他将“为朝廷破之以取信”。
不久,吐蕃果然发起了进攻,被唐朝守边将士打败,没有深入到内地。由于那个咸阳人上书在前,唐德宗此时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准备在长安为白起建庙,还要封赠他“司徒”的名号。
宰相李泌不赞成这么做,他对唐德宗说:“臣闻‘国将兴,听于人。’今将帅立功而陛下褒赏白起,臣恐边臣解体矣!若立庙京城,盛为祈祷,流闻四方,将长巫风。今杜邮有旧祠,请敕府县葺之,则不至惊人耳目矣。且白起列国之将,赠三公太重,请赠兵部尚书可矣。”
民间存在临时抱佛脚、借将于前代的幻想与迷信,不足为怪。唐德宗作为一国之君,如果也相信这一套,那就是个大问题了。因此,李泌从奖赏的角度向他提出劝诫,指出这样做将会极大地挫伤边防将士的积极性。杜邮邑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地带,是白起当年被逼自杀的地方,后人在那里为这位名将建起了祠堂。李泌提议对其进行修葺,这样既可了却唐德宗的一桩心事,又不致引发歧义,由此可见这位中唐名相的睿智和变通。
中唐名臣李泌影视形象唐德宗没有想这么多。李泌同时认为,白起只不过是战国时期列国的一名将领,不宜赏赠三公的名号,安上一个兵部尚书的头衔就足够了。他觉得李泌这话说得颇为有趣,便笑着开起了玩笑:“卿于白起,亦惜官乎!”李泌却严肃地回答:“人神一也。陛下倘不之惜,则神亦不以为荣矣。”[6]这话完全说到了位,唐德宗也接受了李泌的建议。
这个故事让人想起发生在贞观二年(年)的一件事。当时唐太宗李世民对宰相封德彝未向朝廷推荐人才发出警示,针对封德彝“今未见有奇才异能”的托词,他很不客气地批评:“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岂得梦传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7]
寥寥数语,道出了这二位李唐王朝君主高低不同的境界和能力。
注:[1]参见拙作《「读通鉴讲故事」亲情篇一曲乱世挽歌:唐德宗李适寻母记》;[2][3][4]《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五》;[5]《新唐书·陆贽传》;[6]《资治通鉴唐纪四十九》;[7]《贞观政要·择官》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