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中期,陕西四川等7省的33个地

如果有一堆汉文字如:盩、厔、郿、醴、鄠、雒、邠、鄜、葭、沔、栒、洵、汧等放在你的面前,能否准确无误地读出其发音?相信很多人都做不到。如果这些字是地名,是不是感觉哪怕是通过导航也无法找到这些地方,因为使用拼音输入法的居多,字还不知道读啥,还怎么用拼音输入?

年陕西省没改部分县地名之前的地图,经圈处为涉及到的13个县

其实,这些汉字还真是一些地方的名字,在年之前存在于陕西省。年国务院以“为了方便群众,减轻群众和儿童在学习、使用地名文字上不必要的负担”为由,给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复,同意陕西省更改盩厔等十三个县和商雒专员公署名称,这13个县以及改名后的县名分别是:

盩厔县改名为周至县;郿县改名为眉县;醴泉县改名为礼泉县;郃阳县改名为合阳县;鄠县改名为户县;雒南县改名为洛南县;邠县改名为彬县;鄜县改名为富县;葭县改名为佳县;沔县改名为勉县;栒邑县改名为旬邑县;洵阳县改名为旬阳县;汧阳县改名为千阳县。

同时还将商雒专员公署改名为商洛专员公署。

年陕西省更改部分县地名之后的地图

这次改名有一部分县改为同音的字,有的则改回原来的古名,改名原则是把一些生僻的字改掉,能够方便大家的辨识。

改为同音字的有周至县、眉县、礼泉县、户县、彬县、富县、佳县、勉县

周至县原为“盩厔县”,西汉太初元年(前年)置,其得名的来历据唐朝《元和郡县志》记载为“山曲曰盩,水曲曰厔”,年取同音字改为周至县。

眉县原为“郿县”,战国时期秦国置,年取同音字改为眉县。

礼泉县原为“醴泉县”,隋开皇十八年(年)改宁夷县置,唐《元和郡县志》记载其来历“以县界有周醴泉宫,因以为名”,年取同音字改为礼泉县。

清朝的户县地图

户县原为“鄠县”,西汉置,年取同音字改为户县。

彬县原为“邠县”,唐开元十三年()改豳州置邠州,清雍正三年(1年)为邠州直隶州,年降为邠县。年取同音字改为彬县

富县原为“鄜县”,西魏废帝三年(年)改北华州置鄜州,清雍正三年(1年)升为鄜州直隶州,年改为鄜县,年取同音字改为富县。

佳县原为“葭县”,金大定二十四年(年)改晋宁州置葭州,清雍正三年(1年)升为葭州直隶州,年改为葭县,年取同音字改为佳县。

年陕西省中部渭河平原一带的地图

沔县于明洪武七年(年)改沔州置,年取同音字改为勉县。

汧阳县于北周天和五年(年),其名字来历据《寰宇记》记载:“以在汧水之阳为名”,年改名为千阳县。

改为古名的有合阳县、洛南县、旬阳县

合阳县于西汉改为郃阳县,据《水经注·河水》记载其名来历为:“河水又径郃阳城东……,(城南)即郃水也,县取名焉。应劭曰,在郃之阳也。”,年因合比郃易于辨认,故又改回古名合阳县。

清朝雒南县地图

洛南县在隋开皇五年(年)改拒阳县置,《寰宇记》记载其名字来历:“取洛水之南为名”。明天启初(年)避光宗(朱常洛)讳改“洛”为“雒”为雒南县,年改回容易辨认的洛南县。

旬阳县为西汉置,西晋太康四年(年)改置为洵阳县,年改回古名旬阳县。

名字变化众多的旬邑县

旬邑县最早是置于北魏的“三水县”,年在撤并重名县时因与广东省三水县重名,改名为栒邑县,年又改为旬邑县。

国务院同意陕西省更改十三个县名的批复

陕西省这次更改地名,为的就是更好的方便大家的辨识。试想一下,就在文化教育较为发达的今天仍然有很多字不能随时被大家准确读出,何况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那个新中国刚成立的时期呢?除了陕西省的这几个地名,国内还有其他省份以生僻字为名的地方,其名字也进行了更改,文化部还专门于年10月8日发文,要求在出版的图书杂志中要使用国务院批准更改的三十三个地名。

文化部要求在图书杂志中使用国务院批准的33个地名的通知

除了陕西省的更改的地名,还有黑龙江的铁骊县改为铁力县、瑷珲县改为爱辉县,青海的亹源回族自治县改为门源回族自治县,新疆的和阗专区改为和田专区、和阗县改为和田县、于阗县改为于田县、婼羌县改为若羌县,江西雩都县改为于都县、大瘐县改为大余县、虔南县改为全南县、新喻县改为新余县、新淦县改为新干县、鄱阳县改为波阳县,四川酆都县改为丰都县、石砫县改为石柱县、越嶲县改为越西县、呷咯县改甘洛县,贵州婺川县改务为川县、鳛水县改为习水县。这些名字的更改基本上按照原名同音字进行的。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381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