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古韵的袁家村让游客触摸到非遗文化、感受到美丽乡愁。
非遗是一个地域历史的缩影,绽放文蕴芬芳。近年来,陕西非遗保护工作和传承水平不断提升,非遗由数量型传承保护向质量型活化利用加快转变,推动非遗文化的经济再生与现代文明、多元业态同频共振,一条传统优秀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互促的发展之路越走越清晰。
近日,我省蓝田吕氏乡约等13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我省非遗“库存”再次刷新。截至目前,我省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87项,省级项,市级项,县级项。这些非遗犹如散落在城市乡村、巷陌田野的璀璨明珠,正从“活起来”迈步“火起来”,在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中大放异彩。
“非遗+文化”提升乡村软实力
9月7日,记者驱车走进西安市蓝田县三里镇乔村,家家户户门前的木栅栏让人眼前一亮,一面面绘有“蓝田四吕”图像及其文化核心的文化墙,将乡村振兴与传统美德、村规民约巧妙地融为一体,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生动地展现出来,成为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道美丽风景。
乔村,是“蓝田四吕”的故居。据记载,北宋年间,居住于此的吕氏四兄弟创制实施了《吕氏乡约》,鼓励人们崇礼尚善,守望相助。中国最早的成文乡约就此登上历史舞台,明代时其脉络已从蓝田延伸至全国90%以上的乡村,对后世乡村治理产生着深远影响。
“吕氏乡约的显著特点就是把哲学化的伦理说教和现实礼仪相结合,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实用性,是吕氏家族的文化根脉,也是蓝田甚至是中国乡约文化的重要基因。”吕氏乡约第46代传承人,乔村村民吕晓亮认为,作为非遗文化,吕氏乡约其实离老百姓并不远,而传承保护的意义就是让它更好地回归生活。
优秀的文化总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随着一代代人的薪火相传,吕氏乡约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时至今日依然方兴未艾。近年来,蓝田县不遗余力寻根吕氏乡约文化精髓,大力开展乡约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等活动,把传统优秀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为提升文化自信、丰富乡村内涵蓄积了“源头活水”。
吕氏乡约重回大众视野,正是我省非遗保护成果惠益群众的生动体现。如今,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正以新的形式绽放异彩,不断释放发展活力,为提升乡村软实力赋能增势。
在蓝田县吕氏乡约主题广场,丰富的乡约文化吸引市民驻足观看。
“非遗+产业”蹚出致富新路子
一勺米浆,一张皮,两分钟即可出锅,放置案板上,熟练地切成宽条状,用筷子挑到碗里,放上黄豆芽、土豆丝,再浇上特制调料汁、油泼辣子,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汉中热米皮就新鲜“出炉”了。
9月9日,在西安市西影路东段老刘家汉中米皮店内,几名顾客正大快朵颐,店主刘军和妻子忙得不亦乐乎。这对来自汉中市南郑区新集镇西关村的年轻夫妻,凭借袓传手艺——制作汉中米皮,鼓起了“钱袋子”,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在我们当地,祖祖辈辈、家家户户都会做米皮。地道的汉中米皮,要选优质大米,然后是磨浆、调浆、蒸、抹油、切条、调味等十多道工序,每一个步骤都要拿捏到位,纯手工制作,可以热吃,也可以凉食。”对于刘军来说,汉中米皮承载着他的人生记忆,是家的“味道”,也是幸福的“味道”。
起于秦代,兴于汉时。从一碗吃食到一种产业,从中国十大经典早餐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中米皮历久弥新,得益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技艺的“独家支持”。在汉中各地,各色米皮店遍布大街小巷,不单单让人唇齿生香,更是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钥匙”。
为全力打造“知名面皮之乡”,近年来,汉中市借力我省非遗保护工作开创的大好机遇,依托产地优势、文化资源和传统技艺,加快开发汉中米皮产业潜力,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目前,全国各地汉中米皮经营户达3万户、从业人员近10万人,年销售额60亿元。
古法牵手新艺,文化携手产业,让非遗真正走进了生活。在我省,还有很多像汉中米皮一样传承千年的非遗项目,正从传统制作向现代化发展转型,以全新的姿态孕育新“香”。
“非遗+旅游”绘就乡村新画卷
作为我省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典范,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早已成为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
9月10日,袁家村人潮如织,古色古香的巷道与传统关中民居交相辉映,随处可见的老作坊、老物件尽显醇厚与沧桑,来自全省各地的特色小吃令人口舌生津。漫步在传统建筑与现代产业的交汇中,能真切触摸到袁家村的发展变迁。
“这里的美食一个比一个解馋,还没走出这条街我就吃不动了。”正在品尝小吃的山西籍游客李女士对袁家村赞不绝口,“村里的建筑古风古韵,人气也特别旺,充满了浓郁的烟火气息。”
曾经的袁家村很普通,人口不过余人。自年发展乡村旅游以来,袁家村以非遗保护为契机,荟萃关中民俗和乡村文化,让前来的游客看得见非遗传承、感受到美丽乡愁,实现年接待游客量万人次以上,年旅游收入超过1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提升乡村旅游品质过程中,袁家村为非遗项目提供场地和资金补助,让不同非遗项目在乡村新业态中获得一席之地,形成共建共享的双赢局面。成功的运营模式,使袁家村迅速“走红”,目前已在省内开设16家城市店,在青海、山西、河南、海南等地也有了袁家村基地。
“非遗是民族历史文化的根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能够激发乡村活力,丰富发展业态,在提升乡村文化内涵的同时,让人拥有难忘的回忆。”省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省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坚持保护、传承、开发并重,使非遗与旅游、教育、科技等领域深度融合,构建出国家、省、市、县(区)四级非遗保护新格局,让优秀的文化遗产不断焕发持久的产业后劲,为文化陕西建设和全面乡村振兴汇聚新动能、引爆新活力。
手记
以“非遗+”服务乡村振兴大格局
■黄敏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片土地上遗存了许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秦腔、古乐、地方民俗、传统工艺等。这些文化遗产穿越千年,以“非遗+”重焕新彩,既彰显了文化自信,也反映出我省非遗保护工作的巨大成就。
在蓝田,吕氏乡约主题广场、体验基地,让古老乡约重新扎根本土;在汉中,田园稻花飘香,米皮经营店遍地开花,承载着老百姓的记忆,寄托着增收致富的希望;在袁家村,传统民居、作坊、美食通过现代化生产方式精彩纷呈……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陕西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非遗的内涵与魅力在创新中真正“活起来”。
此外,近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持续深挖非遗文化潜力,打造出多个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创新推出“非遗+文旅”“非遗+文创”“非遗+民宿”等多元发展模式,让老百姓从非遗传承中拥有幸福感、获得感。
赓续于乡村、繁荣于乡野,非遗项目传承有序为乡村振兴留住了根和魂。未来,随着我省非遗保护工作持续推进,“非遗+”的触角将延伸到更多层面,拓展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非遗以活态的文化传承,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大格局。
本报记者黄敏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