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袁家村”——古色古香的关中文化关中并不是只有咸阳一个地方,在唐朝时是指关中平原,范围很大,包括陕西的各大城市,号称“八百里秦川”,历史文化悠久,又因为泾、渭两条河流在这里,所以关中文化又叫“泾渭文化”。关中文化多是远古时代的周泰文化,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上古神话故事,非常有意思。这里还蕴藏着其他的陕西民俗文化,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路颠簸乘车来到礼泉县的袁家村,车子直接停在了袁家村牌坊前,抬头望去白金色的“袁家村”牌匾挂在牌坊正中央,这座牌坊是四根支柱撑起来的,因为年代久远红色的柱子开始露出白色的斑痕,看起来有一种古朴的质感。牌坊的上方有色彩斑斓的雕刻,以蓝、绿色为主,房檐四角微微翘起,附有精美的雕刻,使整座牌坊看起来大方美观。走进村子就感到周围的气息与别的村子不同,眼前一幕幕原生态的农家小院生活,仿佛使我一下子穿越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样,古朴典雅。这里的房子似乎没有重建过,大都是古时的青砖白瓦,有那么一刹那感觉自己穿梭在明清的大街上,小贩商铺临街而立,非常热闹。袁家村的古街名不虚传,没有夹杂一点现代的艺术建筑,狭长的青石板,古朴的砖墙瓦院临街而建,有小商小贩和大一点的作坊。这里的作坊隐隐有一种古时的韵味,在醋坊中,一坛坛排列整齐的醋罐子,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这些醋虽没有山西老陈醋正宗,但也是自己纯手工制作,特别健康也十分诱人。我忍不住在这里立足了几分钟,贪恋的闻着这股清香。前面还有一家面坊,正中间有一个很大石磨,有不少游客都上去试着推了推,转动石磨就会有白白的面粉慢慢的流出来,感觉非常好玩,我也上去试着推了几圈。布坊里还有古老的织布机,当地年老的妇人便坐在织布机前耐心的一推一拉的织着布,织好的布细腻柔软摸着非常舒适,比现在机器织布要好很多,看着妇人们熟练的运作,我忍不住也想试一试了。布坊旁边紧挨着的就是药坊,药坊里的布置也十分复古,长长的柜台后有一排药柜,里面放着上好的中药,刚刚在门外面就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现在进到里面这种药香味就浓烈了点,但闻着也不刺鼻,药坊掌柜说这种药香闻多了有益于身体健康,我不禁多吸了几口。在过去一点就是油坊了,一进去就看到了一台巨大的木制榨油器,令人十分惊讶,许是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吧,只见店主把新鲜的菜籽放进去一番旋榨之后就有香喷喷的油流出来了,对于这些新鲜事物我充满了好奇感,每一个古老的物件都是古代劳动人民辛苦努力创造出来的,是关中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了古街就看到一条与古街风格相反的现代街,这条街的建筑风格充满了浓浓的现代艺术气息,但也不乏有古建筑的风格韵味,经过几百年的历练形成了一种属于自己的特色风格――现代艺术与古代建筑相结合。走进这条大街,两旁种有挺拔的松树,非常茂密,但还是有几缕阳光透过绿树的缝隙照射进来,懒洋洋的洒在街道上,远远看上去隐约有一种朦胧的美感。顺着街道接着往前走,绿树后面林立的高楼大厦就是现代与古代相结合的独特建筑,整个门面是古式的建筑风格,青砖碧瓦,古朴的木质大门,在屋檐的飞脚处还有精美的雕刻,好似古代有钱人家的府邸大院,看上去特别豪华。但走进却又是另一番风格,里面摆放的东西古今结合,在现代席梦思的大床前就有一块古式的屏风,还摆放有一张古代的红桌子,使整个房间看起来特别有韵味。这里的房子看起来更像是农家乐,每家每户都飘着饭香味,我也背着香气吸引跟着走了进去。走到门口就听见里面的游客吵闹的声音,多是夸袁家村的饭菜色香味俱全。我刚一进去就有服务员带着我参观,之后便领着我到餐桌旁开始点餐,菜单上的每一样都是袁家村的特色菜,在服务员的推荐下我点了几样受欢迎的小吃,比如稃子、箸头面、白吉饼、乾县锅盔、泡泡油糕、宝鸡凉皮还有袁家村特制的酸辣粉等等,都非常好吃。出了农家乐便在这现代街上漫步,享受田园时光,再加上刚刚吃过美食,心情顿时好了很多。袁家村这个原始村庄其实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长寿村,我不管什么时候走在街上都可以看到两三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像年轻小伙一样谈笑风生,手里还拿着各种赶集买的东西,似乎不管走多久都不会觉得累,我心里不禁有些崇拜他们,也希望我的父母可以像他们一样长命百岁。其实袁家村之所以比周围的农村富裕繁荣,是因为它有一个聪明的致富带领人,就是郭裕禄。不知大家还记得他吗,他用九年时间把原本贫困疾苦的袁家村带上了致富道路,才使得袁家村有了现在的成就。就算到了现在袁家村也是吃着“大锅饭”,由领导带领着村民一起发家致富,据说现在袁家村的小伙子结婚都必须经过领导同意,而且结婚对象的要求也从原来的专科变成了现在的大学本科。知道了这些之后,我内心叹为观止久久不能平静。袁家村作为一个村庄都如此富裕,定有自己的独家特色,古街和现代街被打造的各具特色,农家乐的美食特别诱人,就算游客都吃饱了来到这里也还是会再大吃一顿。如果有喜欢的游客就来看看吧,说不定还会发现袁家村变得如此富裕的发家技巧,像郭裕禄一样带领自己的村庄走上致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