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标志。有的地方以奇特的建筑物为之,像上海的东方明珠,广州的“小蛮腰”;有的地方以历史名人为之,像山东的曲阜-孔子故里,山西运城-关公故里,标志形式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无论以何种形式命之,这个标志肯定是独特的。一提到它,就能让人一下子知道你来自哪里。
总有人问:“你们礼泉有啥呢?”“有个九嵕山,埋着唐太宗李世民,叫昭陵”礼泉人答道。礼泉能作为标志的东西很多,但我觉得很有分量的当非九嵕山(昭陵)莫属。如果你连这都不知道,就有点数典忘祖了!
礼泉大大小小的人从记事起就知道九嵕山,就知道它从不同角度观察,呈现不同的雄姿,南面望似圆锥,颇有“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东南望像笔架,泾阳、三原一带人看起来像笔架山;西南望呈覆斗状,像日本的富士山;北边望之又作卧虎状。更知道它里面埋着唐太宗李世民,这得益于礼泉厚重的大唐文化底蕴,得益于祖祖辈辈的口口相传。
唐太宗李世民长眠九嵕山后,它的zz地位也就显著提高了,有了世界最大帝陵园昭陵的映衬,它甚至可以与“五岳”分庭抗礼。在“五岳”之外,又多了另一种存在。
唐太宗李世民选择九嵕山为陵寝所在地,官修正史和稗官野史里都有详细记载。流传甚广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唐太宗体恤百姓,不愿劳民伤财,故愿薄葬;二是风水术士言及此地风水极佳,太宗曾于此地涉猎,有同感;三是九嵕山巍峨险峻,是一个天然屏障,基于防盗考虑。我突然脑海中冒出一种想法:比九嵕山巍峨险峻且充满灵性的山体不在少数,为何太宗就钟情于九嵕山呢?我觉得原因可能还不止前面的三点,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九嵕山的神韵在太宗看来是完全可以匹配他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和独一无二的领袖气质的。
九嵕山自从承载唐太宗陵寝后,它就不再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山了,虽然它的海拔只有米,若论高度,它可能连陕西都走不出去,但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嘛。而是从此以后与大唐的文脉休戚相关,在自然属性外,又多了一层文化属性。多了份文化底蕴,多了份历史厚重。它逐渐演变为一部大写的史书,记录着大唐帝国的光辉岁月;它也在事实上成为了一座天然的博物馆,封存着不为人知的唐朝记忆,后人正在用智慧慢慢解读。
昭陵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附带座陪葬墓。这些陪葬墓的主人在当时都是唐太宗至亲至爱的皇亲贵胄、位列三台的文武权臣,像新城长公主、长乐公主、魏征、房玄龄等大唐帝国的核心力量。由于有了这些神灵的守护,这方水土也就充满了灵性。钟灵毓秀,地灵人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事实上,这方神奇的土地上,的的确确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像宋伯鲁、靳宝善、符浩、邹志安等不胜枚举。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站在九嵕山上这种感觉愈发明显。观海则情溢于海,登山则情满于山。居山之巅,登高望远,极目远眺,再想想脚下这片神奇且充满灵性的土地,突然就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君临天下的霸气,又有一种“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九嵕山与昭陵因唐太宗而融为一体,成为礼泉独一无二的文化标志和文化印记,逐渐升华为礼泉人的精神图腾,引领着人们在新时代,不忘初心,继续追寻先人的足迹前行,开天辟地、建功立业、勇立潮头、奋发图强,为实现礼泉甚至是陕西乃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而贡献磅礴力量。(via.礼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