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模式与耍猴

旧时的耍猴艺人

耍猴,是起源很早,有人说在先秦时期已经出现,这个我因没有进行过考证和研究,为此不敢确定。说起耍猴,就想到小的时候,常常在村中的街头,有一个艺人手拿铜锣带着一个猴子,通过敲锣和一些简单的口令,引导猴子做一些可笑的动作。表演结束后,那个猴子便将铜锣翻过来,捧在手上像一个盘子,围着圈子向人讨赏钱,围观的人感觉有趣,就将零钱扔给猴子,有时钱掉在地上,猴子还要捡起来放进铜锣里。那个时候,民众的娱乐活动形式较少,有了耍猴的大家都去看,不过耍猴艺人也很多,内容虽然趋同,但猴子的表演的动作有些不同,所以这种简单的耍猴娱乐形式,给我或者我这样大岁数的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和记忆。

任何模式都有一定的内容和定式,容易被大家所复制。

为了激励后进,我们常常学习这样或者那样的模范人物,学习雷锋时,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大家纷纷去效仿,学习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人家也纷纷争着抢着去干一些累活。不管学习那个人物,大多数学习的是皮毛,而没有学习到精神实质的东西。一味去模仿,是一个最简单的学习形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中的初级阶段。什么是高级阶段?就是要结合自己本身,将别人成功的经验运用自己身上。

今天,头条推出一篇文章,题目是《袁家村掌门人:正常的人,都不会模仿袁家村》。

袁家村,陕西省礼泉县的一个小村,人口只有只有62户人家,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小村,没什么旅游资源,陵不远,他们没有去傍这个款,而是做了关中的民俗主题。没有想到一做就火,一直火到了现在。

我最早接触袁家村时,那是年的一个夏天傍晚,我们去唐太宗昭陵考察回程的路上,在九嵕山下接近了这个小村。

走进袁家村,街上没有那么多人,只有一条主街和一条一望到头的商业街,这就是最初的“关中印象体验地”。那一天我们在这里品尝了关中烙面,喝了十元一瓶的袁家村酒,晚上睡在农家乐的旅店中,那一晚睡的很香甜。清晨,在鸟儿鸣叫声中醒来,漫步在街上,被这里的一个场景所吸引,一个石磨被驴拉着,磨盘上堆着火红红的辣椒;还有一个油坊,传统的榨油方式让我们进入回忆模式。沿着街道上小水渠,我们来到一家豆腐坊,那家的豆腐脑很好吃,豆浆也很好喝,人们看着农人做着豆腐,喝着豆浆,吃着豆腐脑,用辣椒调着味道,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好多,太阳升好高了,在茶馆中,喝着那个关中大茶壶冲的茶,听着拉着风箱的歌,袁家村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年,邢台市成功申报成河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因为官员的原因,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被迫停了下来,我们只能将工作转向宣传和历史文化村落的调查上,后来我们在英谈一住就是半年,我也从东寨门上仅存的“大清咸丰柒年九月吉日立”十一个字,调查整理出十多万字的村史材料,写成了《太行山里的香格里拉—英谈》一书。当时我们也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式方法。袁家村模式无疑给我们上一堂课。

从袁家村回来,只要有机会就会宣传袁家村,建议他们去看看,不仅如此,从那一年开始,我经常去袁家村,有跟着旅游企业去的,有跟着考察组去,有跟着项目去,每次去都学习到很多东西,后来有一天,突然感觉袁家村已经不是过去的袁家村了,这样我对袁家村失去兴趣,味淡,直至淡出了鸟味。年,陕西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在全省推广袁家村模式”,一个旅游界的“李逵”树起来了,袁家村作为旅游模式被复制,仅陕西省就复制了70余家,使旅游市场出现了若干个“李鬼”,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

此后,兴台古镇搞起了袁家村模式,又后来邢襄古镇复制了袁家村模式,这样简单的复制不是发展旅游可取的路径。特别是邢襄古镇建在一个农村包围的地方,自身封闭,感觉来到邢襄古镇如同来到了袁家村,当我看到这样的现象,忽然仿佛旅游形式进入了一个童年的“耍猴”场景。

袁家村被模式了,很多景区或经营人被这“模式”耍了,或者很乐意让模式耍。不管怎样,这都不是袁家村的本义。

今天读到了这篇《袁家村掌门人:正常的人,都不会模仿袁家村》的文章,有一句话可以让旅游经营者去思考:“别人要复制,我们无法左右,也不能说别人是失败的。从商业角度看,人家以赚钱为目的,只要有收益,哪怕很快就倒闭了,也是一种成功。袁家村不同,我们要做的是百年袁家村,我们追求的是长远的产业发展。在避免同质化问题上,四个字:因地制宜。袁家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关中小村,没什么旅游资源,最大特色就是因地制宜。”文章最后说:"袁家村走的是自己路。只有走自己的路,才能生存。"人家也告诉了你,要做一个正常的人,如果你要被模式化,或自己主动模式化,只能说明你不是一个正常的人。

模式可以学习,是要学习人家的创新思想,学习人家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是用别人的模式(成功的经验)去量自己的体,看看是不是适合自己,穿在身上是不是得体。你分明是个男人,非要搞上一身花花装,让别人看你像是个二姨子。

前不久有个网友推荐给我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人败皆因懒,事败皆因傲,家败皆因奢!》这句话出自曾文正,懒的形式有多种,最怕的是懒于思考,做事情照搬模样,结果成了邯郸学步,忘掉自己,失去自己。

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年摄)

袁家村的一口老井

袁家村街头

进行民俗演出的地方

那时的袁家村没有那么多人

仿古街上静悄悄

民间艺人在演唱

街头到处都是小吃,来的都是吃货。

复原的酒坊

这样的酒坊出的什么酒?

风箱老汉边拉风箱边唱歌

初夜也是静悄悄

据说是一家醋坊

这只慵懒的猫,可能代表了袁家村的生活状态。

但有些人学习袁家村,被模式化,就是一个懒惰的笨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45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