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人是面肚子,一天不食面就像没吃饭。兰州牛肉拉面、陕西biangbiang面、岐山哨子面、摆汤面、棍棍面、旗花面、挂面、扯面、杂酱面、手擀面、﹍﹍因为西北小麦种植面积广大,质优,所以以面食为主的西北人创作出上百种面食。陕西省礼泉县一带的先民就为人类创造了最早的方便面-烙面。
烙面不是烙饼,是摊薄面饼后切成细条,直接像方便面样浇上热汤就可食用,易于携带和贮存,是礼泉一带民众冬季最爱吃的面食。先祖创造出它时,肯定是想吃,就须把面粉做熟;二是想方便,冬季可一次多做,数日可食;三是想吃得香,炒肉熬汤撒葱蒜姜沫韭菜花,吃得要舒坦。有人考证出烙面吃法从周朝就有了,这已不重要,重要的是礼泉人把这种古老的面食至今流传保持着,而且发扬为世界人都吃的方便面。如果日本人说方便面是他们创造出来的,敢问他们哪个地区哪座岛上还保存着这种起始吃法,现在他们谁会摊烙面?
礼泉烙面,起源较早,在陕西早与乾县锅盔、岐山哨子面、汉中米面皮齐名。但因制作工序原始繁杂,大规模生产难以实现,所以名气渐渐淡化。如今,制作工艺改良,批量的精装烙面已放上超市专柜,像很多陕菜被发掘光大一样,愈来愈有名气,说不定那天还真有礼泉婆姨去俄罗斯、加拿大摊烙面开烙面店呢!每到冬闲,面冷难擀开,巧手的礼泉农妇便在大铁锅上摊些烙面,熬锅肉汤,全家随时享用胜似牛肉拉面的佳肴,再不用每顿饭呆在冰冷的灶房冻手冻脚。
烙面集油旺、滚烫、劲道、方便于一身,味美汤浓,制作工序大致有四道:
第一道工序是调面。这费力气的活全给了男人。听话嘴馋的男人腰间系上灶裙,“噗通”把一袋50斤的面粉倒入大瓷盆,按三盆水一盆面的比例,婆娘徐徐倒水,两手不停地在大盆内揉、提、搅、挑,寒风凛冽,挑面的男人却一头一头冒热汗。调面不能偷懒取巧,否则做出的烙面一泡成糊涂汤害了自家。半晌后,面水充分调和,使劲向上一提,比石头还沉,比钢丝还结实,面像一股不断流的泉水从盆中喷出。好烙面的特色就是浇上滚汤后不粘糊,始终保持着未出世时练就得钢筋铁骨,始终津津有味经得起煮泡。
调面
第二道工序是摊饼。常见大街上,巴掌大的小铁锅抹上稀汤面糊稍烤就成为煎饼。和摊烙面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了。冬季摊烙面前先让和好的面恒一晚,以便面水充分混合。尺八平底锅生产出来后,50、60年代生的妇女喜欢在它上面摊烙面。一次用勺子舀半斤左右的面糊倒在锅边,文火烧温铁锅,扇形样均匀拉开面糊,否则有的地方没面,有的地方面成圪垯。面饼抹完后锅底四周烧火,直至烙熟。取出来,好大的一张煎饼啊!白生生,又光又软,趁热卷些黄瓜,豆芽菜等就成了煎饼卷菜。煎饼还可蘸蒜泥,酸辣爽口,杀菌提神,这是烙面的中间吃法。夏季这种吃法很方便,人们享尽上天的恩赐。烙面大量的加工制作,则在一平方米的方形大铁板上。伸长胳膊,用半胳膊长的扇形木板在大铁板上匀称地拉面,不用劲拉不开结成疙瘩,劲大面则划过去连接不上。这算是道核心技术,初学者拉扯拉坏了几十张煎饼,再看摊面技术过关。巧妇张张拉得光滑,薄厚均匀。短胳膊的小个子妇女,够不着大铁板边,要不脚下垫个大木墩,要不就给大个子妇女烧锅,两人说笑着一起合摊。大铁锅上摊出的大煎饼可重三斤左右。一袋50斤的面粉约能抹18张大煎饼。
摊饼
第三道工序晾凉叠压。摊好的大煎饼像块白布,晾凉叠成长方形,差不多半掌宽,这样才适合刀口,然后用塑料布和白布包实,煎饼就不会因干而破碎。最后上面压张大方桌,方桌上再放大青石或半袋麦子,压实在的烙面切起来方便多了。
叠压
第四道工序切面。细心的农妇会像切面条一般,一刀一刀切细,然后压实整齐码放在竹箩或竹筛中,看似一筐经线,让人想用乘方来计算线数。机器切烙面则更快更整齐。礼泉人过年,哪家农户不摊上二三十斤烙面呢?过年送亲戚烙面是农妇最光彩的事。
切烙面成丝
烙面难做却好吃。割几斤肉,剥几根葱,切一碟韭菜白菜心做哨子,等肉汤滚开,五香粉、葱花、香油、味精、辣脂猪板油齐下锅,揭开锅,啊,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一锅红亮的辣子汤,馋得男人嚼嚼舌头,女人故意嘴一撇,一句“看把你馋的!”汤就缓缓浇在一碗烙面上,汤浓色亮劲道的烙面成为礼泉人最自豪的美味。
礼泉娃娶媳妇或老人去世,几十张宴桌摆在庭院,寒风凛冽,大锅肉汤熬得香味扑鼻。客人一碗接一碗吃得脸冒热汗,辣子满嘴,端盘者跑断腿盘子不倒。“来-了!汤来了-”这一声声秦人喊叫,暖了多少乡党的心窝!
唐十八陵耸关中,西汉帝陵遍秦都。来关中,登帝陵,探历史,逛农家乐,一定要来一碗正宗的礼泉烙面,二千年前先民就吃的古老饭啊。
作者简介:
壮美昭陵,赵晓萍,陕西省礼泉县人。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陕西省妇女摄影协会会员,咸阳市作协会员。千篇图文散见于网络平台。开通新浪博客壮美昭陵赵晓萍,天天快报,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