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性陶俑发式的艺术特征

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71021/5779537.html

唐朝盛世,女子梳妆巧思精心,尽态极妍。唐代女性不仅追求面容的浓妆艳抹,对于头发也是精心的护理,例如灰陶梳发俑,真实的再现了唐代女子梳发的情景。她们也极其注重头发的样式,追求样式丰富,富有变化,标新创异,新奇之美,还出现了义髻。实物出土的唐代女性陶俑们的发式有很多,其中数量最多梳高髻,有的发髻高出面部两倍以上,这也是唐代女性奢靡之风的表现之一,唐文宗曾禁奢倡俭下令“禁高髻、险妆、去眉、开额”等,但高髻却仍然流行至晩唐时期。晩唐元稹有诗“髻鬟峨峨高一尺,门前立地看春风”、陆龟蒙也在《古态》诗云:“古态日渐薄,新妆心更劳,城中皆一尺,非妾髻鬟高。”均描写了女子的高髻十分夸张。

唐朝女子,在发式上也追求丰富变化,创造出了百余种款式。唐代女性的主要发式包括:髻、鬟、鬓。髻是最主要发式,鬟与髻不同是在于鬟中空,以双鬟为主,大多是青年女子喜爱梳,鬓主要在脸两侧,红陶画彩女俑,两鬓束发垂于饱满的脸颊两侧,昂首挺胸,着胡服,显示出大唐女性的自信且坚定的眼神。

唐代女性发髻形式多样,变化丰富,独具时代特色,鲜明而突出。唐代各时期的典型发髻主要包括:初唐时高髻、反绾髻、单刀半翻髻、惊鸿髻、双环髻、双螺髻、螺髻、丫形髻、回鹘髻、峨髻、盛唐式高髻、中晩唐式高髻、球形髻、倭墮髻、乌蛮髻、同心髻、凤髻、囚髻、双垂髻、抛家髻、中晩唐墮马髻、泡型髻和中晩唐闹扫妆髻等。

初唐式高髻是初唐时期一种高耸的髻式。缠得较紧,矗立在头顶上,微微向前翘起,表现出一种女性积极向上的健康美。初唐反绾髻属于高髻发式之一,初唐比较流行,出土陶俑中有许多此发式的女俑。从两侧各引一绺头发向脑后反绾,使其聚在头顶部位,用绳线将之捆绑呈发束状,再翻绾成不同的形式,固定不易松散,便于舞姿的施展,被唐初一些乐舞侍女们热衷。初唐单刀半翻髻的全发高拢,顶部向下半翻,故称半翻髻,又作单刀半翻髻,此发型在昭陵陪葬墓出土的陶俑中大量出现。单刀半翻髻向后翻转的弧度婉转柔美,配以初唐女性尚未丰腴圆润的脸庞恰到好处,更好的修饰脸型,显得身材比例更加纤长。

惊鸿髻将发陇至头顶,分两股绾成鸟展翅欲飞,梳惊鸿髻的女子,抿嘴带笑,看得出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初唐惊鸿髻在初唐至盛唐时期流行,浓发中分,上梳弧度挺立,挽于鬓下,圆形双环状而中空的叫双环望仙髻。此发型精美大方,难度较高。此款发型展现出弧度优美的线条,拉高女俑的身材比例,使人赏心悦目。螺髻需要将头发层叠盘起,束于头顶,形似螺壳故称螺髻。天宝年间,螺髻流行于宫内,同时传到民间,受到唐代佛教影响,女性借鉴菩萨造像的发式而发展的新发式。

螺髻简单大方,又蕴含佛教中端庄柔和之意,常见成年女性梳。双螺髻由螺髻发展而来,此发式梳于头顶左右或垂于耳之两旁,梳于头顶两侧者如表格一中陕西礼泉县郑仁泰墓出土的梳双螺髻的乐舞女俑,中分发髻于头顶两侧,呈螺状,纹理螺旋上升,活泼俏皮给人朝气,唐代少女常梳。丫形髻需要将头发集束于顶,编结成两髻,左右均分,形似树枝丫杈,故名“丫”。如表格一中梳丫形髻女俑斜侧仰头挺胸状,给人以直观感受是其自信,表现出唐代女性雄赳赳气昂昂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唐代李贺的《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二月》这样描写峨髻:“金翘峨髻愁暮云,沓飒起舞真珠裙。”峨髻的突出特点就是将头发束盘出一个较宽的扇面,蓬松的浓发陇至头顶后端,由于整体发髻体积较宽广,贵族的成年妇女多如此装饰自己的发髻,给人一种磅礴的气势。唐代各个阶段都流行高髻,盛唐的造型种类最为丰富,盛唐式高髻为统称。具体根据其形似蝉,称为蝉髻,表一中清晰的从侧面观看到蝉髻向上的走势,高翘饱满,置于额头的正上方,彰显出盛唐女子的自信与高调。

盛唐明显发量浓郁亦或使用假髻,和盛唐丰满的体态搭配和谐。中晩唐式高髻与初唐和盛唐高髻还是有些区别。中晩唐高髻走势不明显,中规中矩的高耸于头顶。发量相对稀疏,搭配日渐消瘦的体态还是比较和谐的。中晩唐式高髻女俑头像,下身为木质,未能保存下来。球形髻有单独一个球形也有两个球形并列,故称“球形髻”。球形髻头顶梳两只浑圆可爱的球,露耳无鬓,从头后分两绺分别束之于头顶,耸立于顶。梳这种发髻,鬓上不插饰物。中唐时曾盛行于长安妇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女坐俑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倭墮髻为双鬓抱面,发髻由后向前梳至头顶,发髯垂于前额,发髯、两鬓和头背部的盘发呈递进关系,西安市西郊中堡村出土的这件女俑发饰装饰大气精美,发髯上装饰两颗圆球形发饰,极致的展现了盛唐贵族女性对于发饰的奢靡的追求程度。丰腴雍容的体态丰润和蔼的面庞配以精致的发式,显示出盛唐贵族对雅致生活的追求。

唐朝对外交流广泛,其中与回鹘族和蛮乌髻等许多民族交往密切。乌蛮髻为唐代乌蛮族的发饰,后传入中原,回鹘髻和蛮乌髻分别是从回鹘族和蛮乌族妇女中传入中原的发式,并受到了中原女性的欢迎。回鹘族可分为单股或多股,在头上扎一个如拳头大小的髻,有的会再用红绢系定于头顶。梳回鹘髻女俑鬓发抱面,额顶正上方拳头大小的发髻和浑圆较大的面庞形成大小的对比,均为圆,和谐美观。在《苗俗纪闻》中记载,“妇人髻高一尺,婀娜及额,类叠而锐,倘所谓乌蛮耶。”梳乌蛮髻女立俑,两鬓抱面,发髻束于额前。其女俑手持带柄铜镜,唐代铜镜发展鼎盛,多为悬挂或放置于镜架之上使用,手持实属少见,从这件铜镜和梳此髻式亦可以推测出此女俑应为达官显贵的家眷。

同心髻又称同心结。香港徐氏艺术馆藏的彩绘同心髻仕女俑两鬓抱面与脸颊有空隙,整体发量浓密。此发式延续至宋代,成为典型发式之一。凤髻需全发挽成结梳成凤形,或在髻上饰以金凤,流行于唐代。唐宇文氏《妆台记》:“周文王於髻上加珠翠翘花,敷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波士顿美术馆藏的凤髻女立俑。彰显其雍容华贵的气质和身份。囚髻束发的样式如囚犯之发髻,故名。其式从发根紧束于头顶。流行于唐代中后期。西安韩森寨出土的彩绘囚髻女立俑,从实物中可以看出其髻中空,为显示其发量之浓郁。双垂髻将头发分为两部分,头的两侧各盘卷一垂髻,称“双垂髻”,或“双髻”。一般未婚女子、童仆、侍女、或婢伎等常梳这种发式。双垂髻女俑面庞丰满,神情饱含稚气,配以双垂髻,十分可爱。

抛家髻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蝉髻发展而来,由于两鬓极薄,似蝉翼,后来上层贵族妇女将鬓发朝两边打开,形如薄扇。晩唐妇女喜梳此髻,它与乌唇赭面的妆容搭配,属于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外来发式。中晩唐墮马髻属于高髻,汉代出现坠马髻延续至唐代,盛唐时期极流行。坠马髻形似梳高椎髻的女子跌落马下摔扁形成,发髻微偏,骑马时颠簸,摇摇欲坠却又紧致不散。泡型髻从头后分两绺绕耳束之于头顶,是独特少有的发式。

梳泡型髻的篮彩女站俑,头顶梳泡髻,面部容貌俊美圆润,体态丰腴,衬托其亭亭玉立的神韵。中晩唐闹扫妆髻蓬松杂乱,亦完全不同于唐代其它时期的发式风格,但是晩唐时期审美光怪陆离,白行简的《三梦记》中记载:“唐末宫中髻,号闹扫妆,形如焱风散鬈,盖盘鸦、堕马之类。”表明这种奇怪的发式正符合晩唐时期妇女追求特立独行的心态。

唐代女性的发式彰显其地位和身份,工匠在制作女俑的造型时通过不同发髻来彰显随葬女俑的身份。在寻找资料的过程中,东郊郭家滩骞思愆墓出土的一件红陶女俑,长发由两侧编辫子盘于脑后侧,辫子上方两侧有牛角,此发髻名称暂无从得知,但通过脸部和整体服饰可以推测为少数民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92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